作者:闪闪
红色特工侯甸,以卓越的谍战才能成功打入了广西桂系内部,1944年成为了抗战前线果德县的县长!
侯甸上任伊始,就做了一件轰动全县的大事——他果断逮捕了蒙斌汉奸集团!并且毫不犹豫地对13名首恶分子进行枪决,震慑了县内的汉奸势力。侯甸当即发布了强硬的声明,宣布会严惩不贷。然而,这帮汉奸们并没有立即气馁,而是拿着百万巨款,企图通过贿赂侯甸和军队官员来摆脱惩罚。事实上,是否执行死刑并非完全由县政府决定,而是由军队来裁定,这也让这群贼子有了翻盘的机会。侯甸意识到,抓到汉奸仅仅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是如何确保他们被彻底除掉。
展开剩余85%要了解侯甸的背景,我们得从1914年说起。侯甸出生在广西苍梧,小时候便以学业优秀而闻名。20岁那年,他前往日本留学,通过一位同学的介绍,他加入了红色阵营。侯甸所学的是工业,但他也对文艺有着浓厚兴趣。1937年,他回到中国,先后在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工作。出人意料的是,虽然他精通工业和文艺,但他的主要工作领域却是情报和特工活动,成为了特工界的佼佼者。
1939年,侯甸被派到桂林负责秘密联络南方各省。由于他在特工工作中的卓越表现,特工界的“王者”李克农将他打入了广西桂军的核心。侯甸原本就是广西人,且与许多在广西军政高层任职的同学有着深厚的关系,因此他很容易便获得了桂军的信任,并顺利渗透进去。桂军的大员程思远发现侯甸能力出众,将他视为重要助手,几乎将他当做自己的副官来使唤。侯甸所撰写的抗战文章在桂系内部广为传颂,因此他能够从程思远那里获得大量的情报,也得到了更多的资源来进行潜伏与战斗。
侯甸的工作岗位如此重要,以至于李克农曾明确要求他不得参与八路军办事处的事务,避免暴露自己的身份。1944年12月,侯甸年仅30岁,却被桂系任命为果德县(今平果县)县长。这个位置当时异常艰难,因为日军已疯狂地向广西进攻,多个城市已经失守,而果德县的局势岌岌可危,随时可能被日军吞并。桂系需要果德县作为前线的支撑,而侯甸这个刚到任的新县长,不仅对地方情况一无所知,而且还肩负着激发百姓抗日热情的重大责任。
在敌人即将来袭之际,侯甸首先拜访了社会名流黄翰文,希望能够获得黄翰文的支持,联合力量来打击汉奸和腐败官员,提振民众的士气。黄翰文对这个年轻的县长有所忌惮,虽然一开始只是简单谈论地方的情况,但对汉奸问题却显得回避、含糊其辞。侯甸并未因此气馁,而是通过黄翰文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对于汉奸问题,黄翰文始终言辞谨慎,显得相当小心翼翼。侯甸此时非常真诚地表示:“我来果德县做县长,并非为了谋取私利,而是为了能为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好事。”黄翰文经过一番考虑,终于透露出果德县有一个叫蒙斌的汉奸,他背后隐藏着一个恶名昭著的汉奸集团。
经过一番调查,侯甸得知蒙斌曾是果德县的副县长和民兵副司令,借着职权和地方上的投降派官员、山寨土匪勾结,组成了一个剥削群众、迫害百姓的恶势力。他们不仅贩卖鸦片、掠夺妇女,还和日军勾结,成为了真正的汉奸。侯甸随即宣布,他会毫不手软地打击蒙斌汉奸集团,决不姑息。
侯甸并没有单打独斗,而是迅速联络了果德县的红色特工组织和民兵,尽管他们并不知道侯甸的真正身份。经过一番真诚的沟通,地下组织的领导决定全力配合侯甸展开行动。特工组织迅速进行排查,紧密跟踪蒙斌集团的动向,掌握了他们的活动规律。
直到11月30日,日军终于打到了果德县。正如侯甸所预料,蒙斌带着他的汉奸集团进入了果德县,并将总部设在了必罗村。蒙斌威逼百姓筹款,试图组建一个伪政府,完全投靠日军。由于日军的压力,侯甸决定暂时隐忍。然而,几天后,日军撤出了果德县,侯甸决定不再等待,准备彻底消灭蒙斌集团。
侯甸通过在桂军中的关系,联系了蒋军嫡系159师的帮助。经过一番努力,159师答应了支持侯甸,并派遣了一个团的兵力为侯甸提供支持。12月的一个夜晚,侯甸带领正规军包围了蒙斌集团的总部——必罗村。当蒙斌等人第二天早晨醒来,看到村子已经被包围,纷纷慌乱逃窜。敌人被追击得四散奔逃,侯甸指挥部队展开追击,经过一天一夜的搜捕,终于在山林中抓获了蒙斌等十多名贼首。其余的两个匪首在县城被逮捕。
然而,侯甸面临了一个新的难题——虽然这些汉奸的罪行不容辩驳,但蒙斌等人却通过贿赂企图逃脱惩罚。侯甸愤怒不已,迅速通过桂系的关系,联系上了159师的刘师长,列举了蒙斌集团的恶行,请求刘师长严惩不贷。与此同时,黄翰文也发动了果德县的百姓,收集了大量的证据,并送到了159师的师部。
最终,侯甸的坚持得到了回报。159师同意了侯甸的请求,从严审判蒙斌等人。1月27日,侯甸在果德县东门召开了公开大会,宣布枪决蒙斌汉奸集团的13名首恶分子。随着一声声枪响,整个县城都为之震动,群众纷纷放炮庆祝,街头弥漫着胜利的喜悦。
事件过后,果德县的局势大为改观。那些曾经为非作歹的恶霸和土豪劣绅不敢再肆意欺压百姓。即便是二十多年后,调查人员再次来到果德县,老百姓依然满怀感激地谈起侯甸枪毙汉奸的事件,纷纷称赞侯甸的英勇和决断。
侯甸在果德县做了一段时间的县长后,调任横山县,直到1947年4月卸任。随着局势的变化,他被派往广西大学担任副教授。在离开前,他悄悄将一批武器转交给了游击队,助力抗日斗争。
1949年,侯甸离开广西,乘船前往港岛,随后回到内地,并在10月随大军解放广州。战后,侯甸终于得以从事自己钟爱的文艺工作。建国后,侯甸在广东从事了长达17年的协调与文办工作,他积极联络国内外各界爱国人士,推动广东文化事业的繁荣。
上世纪60年代,侯甸调任北京,继续从事文艺工作。改革开放后,他带领团体赴外演出,获得了极大的赞誉。上级决定采纳侯甸的宣传路线,每年组织多个剧团赴外演出。2005年,侯甸因病辞世,享年91岁。
参考资料:
《平果:县长智铲汉奸》
《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人——李克农》
发布于:天津市同创优配-炒股配资开户平台-正规手机股票配资论坛-证券开户佣金最低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