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1年正月,呼韩邪单于在败给郅支单于后,终于得到了汉宣帝的正式召见。汉宣帝特地派遣车骑都尉韩昌前往五原迎接,并调动了两千多名骑兵整齐列队道旁,隆重欢迎这位匈奴单于。呼韩邪单于抵达甘泉宫时,面对汉宣帝,他郑重地表达了自己归顺的诚意。此次会见之后,汉宣帝又派高昌侯董忠和车骑都尉韩昌率领一万六千名骑兵护送呼韩邪单于至光禄塞安营牧马,随即运送了三万四千斛谷米等丰厚粮草,供给南匈奴的食用,使呼韩邪单于成为守护汉朝北境的首要防线。
与此同时,实力较弱的北匈奴单于郅支选择西行,进入西域地区,暂时躲避汉军的锋芒。在西迁途中,郅支单于接连击败了丁零、坚昆、乌揭三国,麾下兵力达到五万余人,并最终在坚昆国建立都城,定居下来。自郑吉开辟了贯通西域南北的交通要道,西汉设立西域都护以来,虽多数西域诸国接受汉朝管辖,但作为西域强国的乌孙仍时常侵扰邻国。正当郅支单于迁入坚昆时,西域康居国长期遭受乌孙的骚扰,这为郅支单于顺利立足西域提供了良机。康居国热情接纳了郅支单于进入东部边境,两国以联姻缔结同盟。从此,郅支单于与康居国王联手频繁攻击乌孙,曾一度攻占乌孙都城赤谷城,使乌孙国势大受打击,西部五千里土地陷入残破荒芜,成无人区。
击败西域强敌乌孙之后,郅支单于将目光投向了西部的强国大宛。公元前36年,面对西域形势突变,汉元帝派遣西域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出使西域。甘延寿和陈汤抵达后发现,西域局势比朝廷预想的要复杂得多。若不以武力制衡,郅支单于势必愈发强大。陈汤对甘延寿分析道:“夷狄之民敬畏强权乃其本性。西域本属匈奴,现郅支单于威名赫赫,屡次侵扰乌孙和大宛,常常策划针对康居。若能降服此二国,几年内城郭诸国必将陷入危机。此人凶狠好战,屡屡取胜,若长期放任,必成西域祸患。虽远隔千里,但蛮夷无金城坚固防御。只需派屯田官兵联合乌孙兵力,直捣其城下,一举即可成功,成千年之功可一朝而就!”
展开剩余69%甘延寿对陈汤的判断也深感认同,准备上书汉元帝,详细汇报西域情况,并建议派兵剿灭郅支单于。陈汤急于立功,趁甘延寿病重之机,私自假传圣旨,召集西域诸国兵卒及屯田汉军共计四万余人,准备对郅支单于发起进攻。消息传至甘延寿耳中,他大惊失色。面对陈汤剑拔弩张的怒斥:“大众已集会,汝欲扰乱军心乎!”甘延寿无奈,只得勉强同意。自此,汉元帝派遣的“出使西域”,在陈汤眼中变成了一场对西域的军事远征。
四万大军分为六路纵队,陈汤率三路沿南道进军,途经疏勒和大宛,甘延寿则率三路从温宿出发,北道经乌孙首府赤谷城直入乌孙国境,两军计划在康居东部会合。康居国副王抱阗带领数千骑兵也趁机向乌孙国大昆弥地区发起攻击,并突然袭击汉军辎重,夺取大量物资。陈汤迅速下令反击,将抱阗击退,继续沿康居东部边境挺进,直到距离郅支单于大本营郅支城约六十里处才停止前进。
次日,甘延寿和陈汤继续推进至距单于城三十里。郅支单于闻讯派使者质问来意,陈汤不客气地回应:“我们来接你回汉。”翌日,汉军挺进至都赖水畔,距单于城仅三里,构筑坚固阵地,扎营安顿。郅支单于虽不畏汉军,派遣一百多骑兵列阵城两侧,进行盛大阅兵,并多次猛冲汉军营帐。甘延寿和陈汤下令反击,成功击退匈奴骑兵。汉军在两将指挥下,盾牌为前锋,戟弩兵紧随其后,步步紧逼,双方激战至深夜。
夜深时分,康居国派出一万多骑兵支援,分散四面包围汉军,展开骚扰。汉军坚守阵地,天明后鼓声震天,发动猛攻,击溃康居骑兵,攻破郅支城。郅支单于负重伤阵亡。至此,匈奴大部归顺呼韩邪单于,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也画上了句号。
当年,甘延寿与陈汤上书汉元帝,言辞激昂:“臣闻天下大义应混为一体,昔有唐虞之治,今有强汉之盛。匈奴呼韩邪单于已承认北方藩属,唯有郅支单于叛逆不服,彼处大夏西境,自视强汉不可征服。郅支单于暴虐残民,罪恶昭彰。臣等率义兵讨伐,赖陛下神助,阴阳相应,天时精明,克敌制胜,斩郅支及其名将,宜悬首示众,以儆效尤,告诫天下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然而,汉匈战争带给我们的,不应仅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单纯军事扩张。更重要的是,这场百年战火背后,昭示了汉文明的远播,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也体现了两千多年前所有汉室子民对汉王朝深深的骄傲与自豪。
发布于:天津市同创优配-炒股配资开户平台-正规手机股票配资论坛-证券开户佣金最低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